只可惜,军令已经下达,所有的人都已经开始渡河,任何战术上的改变也只能度和完毕,重新集结以后才会起作用。
也就是说在此时此刻,如果唐人的主力忽然道了,并且对正在渡河中的禁卫军发动突袭,他将没有任何办法。
此时的伊本只能向先知祈祷,一定要庇佑他和他的将士们。
忽然,远处传来了若隐若现的隆隆之声,伊本的面色顿时变得惨白如纸,常在军中作战的他太清楚这是什么声音了,只要成千上万匹战马奔跑时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敌袭!敌袭!”
伊本终于抑制不住高喊了出来。
“赶快传令,所有禁卫军停止渡河,停止渡河!”
然则,现在已经有三成的人马来到了河东岸,余下的也都按照此前的军令争先抢渡。
不管有没有用,伊本命令亲随立即赶去像各个千人队传令,立即停止渡河,返回西岸,列阵准备迎敌。
瞬息之间,他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东岸的禁卫军大部溃败,那么西岸就必须留下一部分人阻止唐人乘胜过河。
这条河是唐人抵达埃兰城之前最后的屏障,如果让唐人顺利过河,从这里到埃兰城将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渡河以后,穆罕默德也顾不上再跟着伊本,而是到处寻找自己的部众,他的部众倒还老实,并没有杀进包围圈中,仅仅只是在外围做一些佯动,是以并不是很分散,收拢起来也相对比较容易。
恰逢伊本下令已经渡过沙里河近一半的禁卫军停止渡河,并且调头返回西岸准备列阵营地。
穆罕默德当即意识到大事不妙,伊本可不是个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的人,之所以在短时间内下达了截然相反的两个命令,那就是一定出现了什么无法预料的危险情况。
这时他再也顾不得跟在伊本的后面,收拢了部众以后,唯一的希望就是安全的离开此地,回到埃兰城。
至于伊本的死活,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爆炸声依旧稀稀拉拉的响起,白色的硝烟也没有在短时间内散掉的迹象,反而愈发的浓密。
借着硝烟的掩护,穆罕默德带着部众沿着沙里河岸边向西北方运动,伺机避开伊本的耳目偷偷过河,然后再静观其变。
反正伊本在渡河后并没有对他下达任何命令,是以不管如何行动将来都会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解释。
与此同时,葛罗禄部的骑兵杀到了,刚刚过河的禁卫军尚未集结整队,就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硝烟中作战,神武军有着丰富的经验,包括神武军诸多胁从,如葛逻禄部也都有着可观的经验,他们知道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上下联络,知道该如何运动彼此掩护杀敌。
大食禁卫军则完全被硝烟所牵制住了,他们一方面由于心慌而乱了阵型,另一方面更是以为阵型大乱而失去了彼此之间的联络。
千人队乃至百人队都陷入了各自为战的窘境,伊本发现就算自己亲自来到河东岸,也对此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