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2月底,阿珊和那些犹太财团的谈判工作基本完成了,水晶兰资本被11家由犹太财团控制的银行收购了88的股份,总价值170亿美元。剩下12的股份还在攥在洪涛手里,名义上还是大股东,并且还是由阿珊担任水晶兰资本的董事会主席。
按说这个结果应该算不错了,至少人家没把洪涛一脚踢出局。其实结局是一样的,那些犹太财团可没这么多好心眼儿,他们之所以还给洪涛保留12的股份,并不是为了洪涛着想,而是要利用洪涛的名气,继续帮着他们争取时间。等他们完全搞懂了水晶兰资本的运作模式,熟悉了互联网投资这块业务之后,就会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把阿珊一脚踹开,那12的股份也会被慢慢稀释,或者采用别的方式,反正不会留给洪涛的。
数字全球公司也整体出售给了华纳公司,价格是26亿美元,但雪燕大数据公司将不再提供服务器支持,他们还要另外租用服务器。洪涛可不想把自己的大数据服务器公司和他们有一丝一毫的纠葛,那玩意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群犹太佬再聪明,也想不到洪涛早就开始把自¢≤顶¢≤点¢≤小¢≤说,己的核心资源转移出美国了,留在这里的全是表面金光闪闪的大地雷,谁抱着谁倒霉。
至此为止,洪涛在美国金融界和互联网行业的产业基本已经被铲除干净,唯一还能算得上有实力的,就是金嗓子传媒集团。但这个玩意犹太财团暂时还动不了。因为它里面的股东结构太复杂,又远在西海岸。并不算犹太财团的眼中钉肉中刺。他们相信,没有了水晶兰资本这个造血功能支持。金嗓子集团也撑不了多久就得走下坡路,倒时候再去捡便宜,既省钱又省力,现在先留着让它蹦跶去。
总价近200亿美元的并购!这是近几年美国市场上最大的一起并购案,还是完成速度最快的一起并购案,双方达成交易之果断前所未有,里面透着一股子诡异味道。甚至连被收购一方水晶兰资本的头面人物洪涛都没出现,自始至终只有阿珊一个人和一大群律师在忙活,让人怎么看怎么像是一场剧本低劣、演技低劣、效果低劣的肥皂剧。
这时候又有一大堆美国精英们站出来为洪涛鸣不平了。他们认为这次收购案里带着明显的政治色彩,是美国政府伙同犹太财团对新兴资本的一次打压,是在扼杀美国的创新能力。和这些犹太财团比起来,原本被描述成吸血鬼的洪涛突然又变得善良、无辜起来。不管怎么说,水晶兰资本都是在按照市场规则老老实实的投资获利,如果没有它的进入,互联网行业不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发展到如此规模。
但是,在标榜着创新、自由的美国,居然会逼得一位身家上百亿的富翁不得不出售手中的优质产业给别人。然后黯然离场,这让很多美国精英们不痛快了。他们认为这种方式会严重损害美国精神、严重阻碍新兴行业的发展,再激烈一点直接就说这是犹太财团试图打压整个新兴行业,并试图把它们的脏手伸过来。像他们控制影视媒体一样,再来控制新的产业。
最终,矛头直指犹太财团。从历次金融危机中犹太财团趁机买空发财开始数,一直说到他们借着罗斯福总统发展起来。甚至都说到二战和一战前了,深刻的讨论了犹太财团为什么会被欧洲各国讨厌并最终排斥。而他们现在的做法和上百年前几乎是如出一辙。美国人民该不该擦亮眼,时刻盯住这些真正的吸血鬼,防止他们把黑手伸向美国人民。
“真他娘的能说啊!服了,我弄个神教还费了这么大力气,才忽悠了万来人,你们写几篇文章,一忽悠就是上亿,搞不好连带着亚洲和欧洲一起忽悠,这就是差距啊!”洪涛看着拉达和辛格刚从美国给他带回来的那些报纸,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如果没有比尔给他上的那一课,他真不知道这一切背后的深层次斗争是什么样的。但是这层窗户纸一捅开,什么就都清楚了。
这些评论看着都是在为洪涛鸣不平,在为美国的未来担忧,可实际上,这是胡蜂们又开始借着洪涛的事情来向犹太财团身上泼脏水了。既然只能眼看着犹太财团一口吃掉洪涛,胡蜂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要是能借着这件事儿让美国人民心里对犹太财团多了哪怕是一点点戒心,胡蜂们就是极大的胜利。他们的目标不是短时期内干掉犹太财团,这种幻想太不切实际,他们是要一点一点给犹太财团挖坟墓。有时候犹太财团赚的越多,反倒对胡蜂们有利,如果像洪涛这种事情多发生几次,胡蜂们会乐得蹦高的。这种强行胁迫式的商业并购太败人品,美国人也不是傻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搞这种游戏,犹太财团的末日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