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奇书一本(2 / 2)

剑道观止 戴夫子 2671 字 2天前

当时凤凰阁五只凤凰却因衔何书一事起了争执,赤凤选择了道门修行之书、鹓鶵选择了帝王御下之书、青鸾选择德行天下之书、鸑鷟选择了器物丹药之书、鸿鹄选择了诗词歌赋之书。

五只凤凰都觉得自己所选之书最为合适,争执不下,谁也不服谁,后来鸿鹄提议,干脆选那本包罗万象之书。

这本书由五只凤凰送至舜帝处,引起了他后母的嫉妒愤恨,尤其是他的弟弟象出生后,就更没有好日子过了。

平日里,舜帝劳作之后,就会翻开那本包罗万象之书进行研习。

舜帝从书中悟出“制器之道”。舜帝到黄河之滨制陶,见工匠们作出的陶器胚子粗糙,烧出的陶器不中看不中用。于是,舜帝走访工匠,熟悉工艺,然后利用书中所学,研究改进办法,反复摸索,精益求精,终于研究出了“舜陶”之法,烧制陶器一改旧观,变得工艺精巧,美观耐用。

舜帝从书中悟出“为政之道”。尧帝传位于舜帝,舜即位为天子,定都于蒲阪,大举推荐人才,宾于四门,纳于大麓,烈火风雷不迷,虎狼腹蛇不害。举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将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等“四凶”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尧未完成的盛业。舜帝修订历法,祭祀天地四时,山川群神,召见各地诸侯,举行隆重典礼。即位当年,舜帝巡守各地,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明定赏罚。在其治理下,政教大行,八方宾服,四海咸颂舜功。

舜帝从书中悟出“道德之道”。舜帝的后母后来生了三个儿女,每到吃饭时,后母和她生的三个儿女喝饱吃足,舜帝却只能枵腹而寝,然而不管后母如何待他,他总是笑脸相迎、谦谦如也。有一次,舜帝的弟弟象通过后母叫舜帝去疏通井,然后用泥土封井,妄图把舜封在井中闷死,舜从侧面挖出一条通道,自己逃生出来,然而舜帝也没有什么怨言。这口井就是舜井。舜帝要求大家“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

舜帝从书中悟出“修行之道”。舜帝修行,破镜极快,三十岁就破镜至七境。后来,舜帝游至苍梧山,夜里梦到有个大罗金仙坐着一辆瑶车,有霓施羽盖拥护着,自天空降下来,第二天便成功跻身第八境了。舜帝第二次游至苍梧山,夜里梦到一人面蛇身的怪物质问舜帝为什么纵容属下斩杀他的儿孙,最后还将已经表示归顺的最后九条小崽囚禁。怪物不听舜帝劝解,呼来狂风骤雨,紫电青雷,云梦泽掀起层层巨浪,要水淹苍梧山。舜帝没有办法,只身一人扶天倾,大道破碎困怪龙。第二天便驾鹤西去,时年三百三十三岁。

相传舜帝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千里寻夫,奔赴三峰石下,哭死在舜墓前。舜墓后有个石匣子,上刻有“舜封”字样。二妃死后,她们的侍女捧着石匣交给了禹王。禹王打开石匣,石匣里有一封遗书,至于遗书上写了什么,就无人得知了。

放下《奇异志》,李去病不经意间瞥了眼书皮的右下角,上述绍兴九年,李去病喃喃道:“原来是三年前出的书啊,之前怎么没有见过,甚是奇怪”。

突然,李去病心口传来一阵锥心之痛,喉结微动,就要喷出一口鲜血。李去病咬紧牙关,强行咽下那口鲜血,含糊不清道:“看来这浩然气和天罡气真不能同时修,不过我就是喜欢干难干之事、处难处之人,天降大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嘛。”

人身十八座雄关险隘,其中在六、七之间,十二、十三之间,存在着两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李去病之前成功突破第一境,跻身第二境时,打通了第七座雄关险隘,之后一股作气突破至第十二座,到第十三时就是大雪封山、一片茫茫。

体内那股气龙,一分为二,浩然气往左撞,天罡气往右撞,结果就像是两捧水撞在墙壁上,水花四溅,次次无功而返。

但李去病并不着急,水滴石穿,自然而然。

怕就怕浩然气和天罡气就两人一起抬水,本来从井中打出了一桶满满的水,结果到了两个抬水的人却不齐心,一路走一路洒,结果到要灌溉的时候,却发现只剩下桶底的水了,那就还不如一个人挑水来的合适。

所以李去病要想方设法让两个人步调一致,如果步调一致,终究两个人的力气还是比一个人大,抬的水比一个人多。

李去病一直告诫自己,人生的路要走好,不只是要能吃苦,因为吃苦就是吃苦,只是吃苦而已,不一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还要有好的方法。

比如你明明可以骑马去泰安,来回一天就到了,人还不会太辛苦。但是你偏偏只想到走路,想不到要骑马,所以也不会想着去学骑马,也根本就不会想怎么才能有一匹马。

李去病掏出那本随处可见的《黄帝内经》,钻研那幅人身经络窍穴图,老陈讲这一幅经络窍穴图是练气大道的根本之道,让他没事就琢磨琢磨,看到自然而然可近道了。

李去病当时差点没问老陈:“这《黄帝内经》随处可见,那岂不是人人都可成为练气士?”

老陈却好像猜中了李去病想问什么,说道:“练气与习武有根本的区别,练气讲究‘根为本,法、财、侣、地为基’。习武则讲究‘穷文富武,勤学苦练’。所以江湖人习武之人远远多于练气之人,道理就在于练气对人‘根’的要求。”

老陈说完,拿出了一千两百年前大汉王朝武帝所绘的那幅南瞻部洲天下雄关图,然后接着讲道:“就像这幅天下雄关图一样,经络是官道,窍穴是雄关,这就所谓的‘根’。‘根’的好坏,首先是这些官道是否修通?修得怎样?是能行走一个人的羊肠小道还是能并行八驾马车的平直官道。然后是一座座雄关的大门能不能打得开?想要从西边的嘉峪关走到东海的山海关,就需要通过重重雄关,宁武关也好,平型关也好,居庸关也好,要畅通无阻,得打开一扇扇雄关的大门。最后是每座雄关能容下多少人?你带着数万大军前行,行至居庸关,发现居庸关只能住下不到千人,剩下的人怎么办?舍弃了?”

老陈看了看李去病,好像在等待李去病回答,好像又不是,然后继续说道:“你怎么从嘉峪关走到山海关,这就是‘法’。很多人会说,直着走啊,这样肯定最近,但是直着走不一定有路啊,你得沿着路走啊。然后很多人会说,那就走最近的路,可是最近的路不一定是最快的,因为最近的路往往意味着会翻山越岭,这样看上去可能最近,其实可能会耗时更长。这就是法的重要性,不同的法门,教你走的路是不一样的。财、侣、地,你现在还接触不到,以后有机会再跟你说说。”

李去病当时就白了老陈一眼,说道:“那你让我看这幅经络窍穴图有啥意义呢?”

老陈呵呵一笑:“我不是已经传授你了一门运气法门吗?但是,十二,要知道法无定法,你经常看这幅图,没准会看出自己大道来,这就是我跟你讲的‘看到自然而然可近道’。”

这之后,李去病就经常将两幅图放在一起看。李去病之前曾经想过,让浩然气和天罡气各走各的道路,但这样有两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是需要一心多用,二是人身上不一定能找出两条完全不交叉的经络,而且即便有,有的经络也会是羊肠小道。所以,李去病觉得此路不通。

那要怎么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呢,放弃其中一种不再练习,李去病心有十万个不甘,也有十万个不愿。

他本来是先练习的天罡气,后来张先生走的那天晚上,留下了一本《西铭笔记》,里面记载了浩然气的修炼方式,李去病毫不犹豫就练上了,为了这件事,老陈发过很大脾气,但是么得办法,就是不好使。

盯着这幅经络窍穴图看了半天,仍然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

李去病喃喃道:“树有叶落日,人有思竭时,尽人事,待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