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昆仑(2 / 2)

古代所指的昆仑山,和现代所指的昆仑山其实是两个地方。

有些人甚至以为,古代的昆仑山就是现在的昆仑山脉。

现在的昆仑山脉海拔高达五百米到六千米之间,气候寒冷潮湿,空气稀薄,终年有不化的高原冻土层,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又怎么可能孕育出华夏民族?

实际上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朝一统华夏以前,被人们称作昆仑山的,其实是秦岭山脉。

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那里才是华夏民族的起源地。

华夏民族的两位始祖,黄帝、炎帝也正是诞生在这个地方。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

这也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记载着炎帝、黄帝的史料。

秦岭一开始也不叫秦岭。

它最初被称作昆仑山。

后来,秦始皇一统华夏,迁都咸阳,因为秦岭矗立在秦国首都咸阳以南,故而有了‘天之中,都之南,故名中南,亦称终南’的说法。

所以秦岭便被称为终南山。

再后来,秦朝灭亡,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史书里写到:“秦岭,天下之大阻也。”

秦岭这时候才终于有了它正式的官方称呼。

昆仑山、终南山、秦岭,这就是秦岭的前世今生。

华夏龙脉,其实是在这里。

……

长安。

机场出站口。

一家三口、一只猫。

男的帅、女的靓,娃还挺可爱。

甚至就连小孩怀里的猫,看上去也是更外的灵动机灵,探头探脑的打量着路过的行人。

这一家三口的画风不像本地人,下了出站口,他们便打车直奔秦岭。

秦岭是横亘于华夏的一座巨大山脉,同时也是华夏南北的气候分界线。

南方人、北方人的生活区别,皆因为这座山脉而形成。

每当到了冬天,秦岭以北的关中地区寒风凛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人们守着热炕炉火,才能度过这个寒冷的季节。

而秦岭以南的汉中盆地,却依旧青山绿水、遍地流芳。

这座山脉对华夏的自然气候有着决定性影响,也正是这座山脉改变了华夏的自然格局。

一家三口包了一辆出租车,不是要去景区,而是要去秦岭山脚的一座偏僻小镇。

陕北人豪爽,陕南人憨厚,关中人热情。

这一趟旅程怎么也得要两个多小时,长路漫漫,司机几次想要打开话茬子,但车上的小两口却像是怄气的小夫妻一样,从上了车就一句话也没说过。

没办法,客人都不愿说话,他也就只好默默的闭上了自己的嘴。

从长安到秦岭的直线距离也就五六十公里,长安还没有下雪,但秦岭却早已化作了白茫茫的一片。

他们要去镇子离长安约莫有两百多公里,快到到达镇子的时候,天上却飘起了小雨。

昏暗的天气,朦胧的小雨。

山上还有大雾,抬头望去,只看到雾蒙蒙的一片。

这趟赚了不少,司机也就十分客气的送了他们一把伞。

他对这一家三口也有些好奇,所以离开后,他还通过后视镜看了一眼。

后视镜沾着了些许雨点,透过镜子,他看到那一家三口缓缓走向了那条上山的小路。

“这么冷的天还要上山?”

老哥们别催了!

我确实写不出那么多!

你们想想也知道啊,我是来写书赚钱的,难道我还能跟钱过不去?

这本书的背景设定很庞大,前后伏笔都要贯通在一起,所以我写的很是费劲。

拜托拜托,能不能理解一下?

哪怕是百度,我也得一篇一篇的去查,等到消化之后,再装进我的设定里面。

这章涉及的资料太多,我昨晚写到凌晨三点,今天12点起来,写到现在才终于写完,写完还要等着被骂水货……

我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冤枉。

拜托了,希望你们能理解,我确实已经很努力了……

……

我给你们推书!

现在出成绩的奶爸有三本,你们也可以去看看《奶爸的文艺人生》、《奶爸的异界餐厅》

我的速度确实跟他们比不了,《奶爸的异界餐厅》上架要爆十更,那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虽然大家都是奶爸,但写的东西其实是不一样的。

没看过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也好缓解一下我这边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