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寝食难安的大顺皇帝 (第一更,求订阅)(1 / 2)

长安,这个长安也是位于渭河河畔,不过这条渭河过去叫“阿姆河”,而长安城则是过去的布哈拉城。

十几年前,在李自成兵败时,李过领兵逃到了草原上,在多尔衮的接应下,暂时在河套平原立下了脚,可那毕竟是人家的地盘。

大顺必须要有自己的地盘。

怎么办?

在多尔衮西征的同时,派出军队助战的李过,同样也把目光投向了西域,与多尔衮不同,他把目光投向了哈萨克以南,那里有希瓦、布哈拉以及土库曼人等势力。大顺首先征服了正处于内乱中的希瓦——可汗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嫡传后裔。

然后又派遣重兵征服了布哈拉,夺取两国后,一直颠沛流离的大顺终于有了一片立锥之地。

那怕是这片土地有太多的沙漠、荒山,只有部分绿洲可以耕种,但大顺君臣们仍然长松了一口气。

总算可以过上几年的安生日子了。和满清一样,无论是李过带着的十几万大军,还是陕西顺军的匆匆北逃时的近百万军民,有很多是男丁。在西征的过程中,数十万壮丁与本地的女子结合,与当地人融合成了一体。

至于男人?

都在沙漠下面埋着。

征服,从来都是如此。

所谓的“融和”,征服者从来不会问被征服者同不同意,他们会把女人掠来为妻,把男人杀死,把孩子变成奴隶。

至于什么仁慈。

什么人权?

被征服者有资格谈这个?

而对于征服者来说,这一切都是他们的特权,就像铁木真说的那样:“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夺敌人的马,拿走敌人的箭袋,同时拥抱仇人的妻女。”。

对于普通的大顺官兵来说,他们当然没有这样的畅快,更无法从中享受到那些乐趣。他们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传宗接代的女人,仅此而已。

现在大顺的百万军民,算是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立下了足。

尽管大顺人口多达一百六十余万,但是仍然有点缺女人,所以经常袭击土库曼人、阿富汗人以及波斯人,说是扩张,其实也就是抢女人,当然也是抢地盘。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大顺在西边干的和满清干的差不多。不过,在当地人看来,这些“契丹人”简单就是魔鬼,他们不仅摧毁城市,而且还捣毁了寺院,这些渎神的行为,简直就是不可接受的。

可问题是他们打不过这些人啊!

作为战败的代价,男人被杀了,女人被抢了,甚至就连同消失在这片土地上的佛教寺院,又一次出现在了这片土地上。

满清信喇嘛,李过他们信……其实无所谓佛教道教。反正是不会信天方教,没办法,大伙都喜欢吃猪肉。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顺在希瓦和布哈拉的统治越来越稳固,能不稳固嘛,不稳定的因素都杀掉了。大顺势力越来越大,不但占领了土库曼人和波斯的一些土地,而且还形成了几十个屯田卫所制的城市。

这些曾经流贼们倒也算是安顿了下来,抢妻生子屯田,日子过得倒也自在,但是和过去在大明的生活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现在的大顺几乎是全民操练习武,就连孩子也不例外,不过这些年生下来的孩子大都是混血。他们一样的要练习武艺,要学习使用火枪,除此之外,还要到学堂读书,甚至作为皇帝的李过还下了旨意,每个卫所都要建学堂八岁以上孩童,无论是否耕种,每天都得腾出两个时辰到学堂读书。

这帮普通百姓出身的流寇,就算是远逃到西域,也打心里认可读书识字,这就是儒家的教化之功,甚至这也是区别汉人与夷人的标志,那怕他们的下一代,很多人都是混血儿,但是读书把他们和夷人,和奴隶区别开来。

虽然中亚的降雨量并不多,但渭河两岸的水资源却极为充足,来自雪山上的雪水在沿河两岸莆成了一片片绿洲,而屯田的官兵在绿洲中修建水渠,开辟出密密麻麻的田地。

当李过策马出宫时,正值初秋的丰收季,放眼望去满是金黄色,沉甸甸的麦穗煞是喜人,而远处的玉米田时也是一片金黄。

“这可真是一片世外桃源啊!”

从马背上跳下来,李过感叹道。

与陕西老家相比,这里确实是一片乐土,尽管他们远道而来,但是,军民百姓却能在这里安居乐业,高山上的雪水灌溉着绿洲,给他们带来了吃不完的粮食,仿佛真是书中描写的世外桃源。

“要是能不打仗的话,咱们大顺,可真是世餐桃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