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祖大寿回绝,崇祯说道。
“祖卿家可以先看一下诏书,再作决定!”
展开诏书,看着诏书的开头,和王承恩一样。祖大寿也以为这是封罪已诏,可是再往后看去时,他险些没把诏书丢到地上。
“……至太祖皇帝创立基业尽毁朕手,然祖宗江山非朕一人所有,各藩各宗理应共保祖宗江山,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德藩世子朱慈颖,人品贵重,外能御敌,内能安民,必能克承大统,保全祖宗江山。著德藩世子朱慈颖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这、这分明是……就在祖大寿看着诏书心惊肉跳时,皇帝的话又飘了过来。
“诸卿,祖宗江山非我朱由检一人之业,而是当年祖宗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江山,朕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害的祖宗江山不保,宗庙不保。各藩各宗理应共保祖宗江山,所以朕已经决定把皇帝位传于德藩世子朱慈颖,让其好生保全祖宗江山,……”
话从崇祯的口中道出时,新乐侯刘文炳,驸马都尉巩永团无不是被吓了一跳,尽管被惊得瞠目结舌,但看着皇帝,他们也知道,这兴许是最后的选择了。
皇帝已经保不住大明的江山了。兴许大将军还能保住大明江山。想到这儿,他们突然长松了口气。
是啊。
大将军手下精兵强将那么多,连那么厉害的东虏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是流寇,
哎,可惜了。要是皇帝早一点想通这一切。又何至于沦落到现在这步田地啊?
这么想着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充满了苦涩。
毕竟原本他们是不用死的。而现在……
没有理会众人的惊讶,崇祯继续说道。
“祖大寿,你愿意替朕把这份诏书和玉玺给平虏大将军送去吗?”
皇帝的话在祖大寿的心里掀起一阵阵波涛,这份诏书是什么?
是祖家的世代荣华啊!
只要把这份诏书送出去,大将军继位后,祖家可真就为大明立下天大的功劳了!
皇帝为什么要让自己送这份诏书出去?不还是因为祖家和大将军之间的关系。
有了这份诏书,又岂需要……
又一次,祖大寿想起之前与刘振奇制定的那个计划。现在还需要那个计划吗?
再也不需要了!
要有了这份诏书,大将军将来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登基做皇帝。
把这份诏书和玉玺护送出京城的主家,那可就是新朝的第一功臣啊。
“臣,臣……”
面对这份泼天大的功劳,一时间祖大寿甚至不知道如何言语。这件事儿皇帝是第一次做,他祖大寿当然也是第一次。
现在应该说什么呢?
要谢恩吗?
当然不能这么说,哪怕就是泼天大的功劳。也不能谢。因为接过这份诏书的同时,也就等于要看着皇上去死呀。
咱祖大寿可是大明的忠臣哪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就在祖大寿为难着不知道应该说什么时,只听皇上继续说道。
“祖卿家,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事相求,就是请卿家送几位皇子出京,朕已经下旨废除太子国本之位,当今天下只有平虏大将军能保祖宗江山,至于他们……但愿将来保全江山后能做个安乐王爷吧……”
看着目中带泪的皇帝,祖大寿立即跪地磕头道。
“陛下,臣就是粉身碎骨,也必定保全几位皇子,把诏书给大将军送去……”
好了,现在不用再为难了,毕竟除了诏书和玉玺之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要把皇子们送出去。
嗯,是咱组大树,把皇帝扔在这里不管不顾,而是因为还承担着更重要的使命。
没错!
咱是忠臣,没有把皇帝丢在这。我是奉旨行事!
对,奉旨!
看着跪在地上的祖大寿,崇祯微微点头道。
“如此,朕也就能放心离去了……”
现在崇祯已经打定主意了,就像李邦华说的那样,现在即便是蒙尘逃出,到了山东又能如何?
万一要是引起内乱,让闯贼乘机夺了天下怎么办?
祖宗的江山不是一个人的!
罢了!
就传给德世子吧,有了这份诏书,想来他必定会领麾下精兵,拼命剿灭闯贼,祖宗的江山就能得以保全,将来朕也不至于无颜面对祖宗。
唯一让崇祯放心不下的,就是如何使他的三个儿子逃出宫中。也就只有祖大寿能把他们带出去,当然太子是一定要废的,只愿他们能够以普通皇亲的身份活下去,当然,这就要看平虏大将军得意思了。
即便是成祖皇帝不也留下了建庶人嘛,况且,自己还是直接禅让皇位给朱慈颖,他朱慈颖为了表明正统,无论如何都会留下三个皇子的性命,甚至还会封他们为亲王,不如此,又能何能取信天下?
至于祖大寿,必定也不敢对三位皇子动手的,他能分得清楚,三位皇子的重要性。
至于崇祯本人,他此刻已经既没有逃生的幻想,也不再对自尽怀着恐惧,可以比较冷静地进行思考,已经视死如归的他,能够从容的安排一切了。
“传位朱慈颖,虽看似不符祖制,不合家法。可何谓祖制?何谓家法?”
说罢,满面泪水的崇祯悔恨道。
“祖制!家法!没料到朕十七年敬天法祖,竟有今日亡国之祸!这祖制、家法亦需要变通、权宜,如此才能永保大明江山……”
又一次崇祯忍不住又呜咽起来。两位皇亲与祖大寿一同伏在地上流泪不语。过了
“朕志决矣!”
片刻,崇祯忽然说道:
“朕决定在宫中自尽,身殉社稷,但愿朱慈颖能保得祖宗江山……”
伏在地上的刘文炳哽咽说:
“皇上殉社稷,臣将阖家殉皇上,决不苟且偷生。”
而祖大寿则伏地磕头道。
“臣奉诏出城,纵粉身碎骨亦将保全几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