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夫弃子女知青11(1 / 2)

热恋中的年轻人总是会陷入甜蜜而忘记一切烦恼。

就如此时的钱建军和周念夏,不在意前进公社和上市的巨大鸿沟,不在意知青和村里人的身份差异,更不在意这千里之遥的距离。而最后是否能坚持到底,总得由时间来见证。

1969年,从年头到年尾,也不过一眨眼间就过去了。这一年很多事情都尘埃落定,比如两人的订婚。

在钱建军和周念夏已经交往大半年后,两人的订婚也提上了议程,周念夏在征得周家父母同意后,也就同意了。

在回信中,在得知钱建军已经有了一份国营厂里的工作后,周家父母虽仍有遗憾却到底没有再说反对的话,显见的是默认了。这些变化周念夏也没有特意瞒着钱建军,这些言语不理解的人怕是以为周家多么趋炎附势呢,理解的人自是知道这是出于父母对子女的担忧和爱。

周念夏相信钱建军的为人豁达,钱建军也相信周念夏看中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一份工作的分量。

两人的订婚礼在村里办的很是热闹。唯一的遗憾就是周家没能有人过来。因为这,周念夏是回到知青宿舍把知青点当做娘家场地的,同来自一处,总有些不一样的情分。

今年年中,上面又分下来两个知青,相互之间相处的也很是友好,但却差点愁坏了钱队长。可周念夏很是庆幸自己当初搬出去是属于和平分手,身处异地他乡,有这么一群朋友,总是格外暖心的。

除去订婚这件事外,还有一件事也让周念夏格外重视,那就是她等待了一年多的大队小学老师名额。

与前世不同的是,此时的周念夏与钱家关系已定且相处和谐,钱队长在周念夏明确表达有意向这个位置后,为表避嫌,还特地从公社里请了一位中学教师过来,作为选拔老师出题和阅卷的老师,以示公平。这小学也不是前进大队一个公社办的,一举一动都要格外注意点。

作为一个认真备考的有心人,周念夏顺顺利利得拿下了一个老师名额,周家也没有被传什么闲话。

周念夏考完试,在感叹这时代文化水平程度低的同时,又无奈于这时代领导人对人民群众思想觉悟要求之深,这一点知识盲区多亏了钱建军从城里带回来的书,才能顺利通过。不然她一个现代思想的人,哪里答得来时代印记如此浓厚的思想题目。

说是建小学,其实也就是前进大队和周边几个大队合办的一个小规模小学,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全是为了方便年龄小的孩子们读书认字,等到了初中,还是要去条件更好的镇上初中读的。

因此,除了校长是从上面教育部申请下来的,其他老师都是从周边各个大队的村民和知青中选出来的,好在正规手续走下来后有了正规编制,老师的工资不高不低,一个月12元左右,包吃不包住,年节时另有些福利,比起厂子差了点,可和村里种田的收益比起来不要太好。

对于知青们来说,这是唯一一个可以摆脱囿于土地的机会,自是争夺的厉害。

因为在这点上,他们甚至还不如村民门路广,可以托关系、想办法城里谋份工作。

不用想也知道,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来,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为建设广阔的农村而来。这种背景下,哪个厂里敢收知青呢。也因此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知青们才会一直那么颓靡。

可这种事情能者居之,终究要靠实力说话,知青们都可以看得见的透明选拔,落选的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告诫自己,知识总是有用的,不能因为一时来到农村没有了用武之地就束之高阁才是。

此后,知青点都一改之前的颓废萎靡气息。大家都被重新激起了学习的热情。每日里互相间或请教中学课本、或学习红宝书等语录,一时间学习氛围高涨,这才展现了真正城里知青的风采面貌。也因此吸引了村里年轻人的好奇与好感,双方打破文化意识的壁垒渐渐走的近了些。

至于周念夏,在进入小学后就如老鼠进了米缸,不要太幸福了。

如愿脱离了体力劳动的周念夏,对待这份带自己脱离苦海的工作,再是热情不过。尽管年底才是试教学,但周念夏还是每日里积极认真备课、对待一群小萝卜头也亲切和蔼,被人尊称一句周老师,一时间在村里和在学校里的人缘都好了不少。

就这样,两人,一个在城里厂子,一个在村里小学,可彼此知道两人一起为未来的生活努力,虽不时常见面心却始终聚在一处、力往一处使。村里大家伙儿也都喜见这对年轻人的结合。

时间也不等人,两人都到了可以结婚的时候了。

钱建军今年已经20了,尽管已经有了对象,但看在外人眼里没结婚就是没成家,钱家人、尤其钱妈妈格外着急,恨不得拉着儿子和周知青立马把这婚给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