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1 / 2)

没过两天, 中考分数全部都下来了。

杜姗姗和杜大伟去学校看分数, 一眼就看见三中校门上大红横幅上那显眼的大字,“热烈祝贺宁锦同学中考成绩全市第一名”, 父女两个都低下了头。

分数被抄在大红纸上,贴在三中门口墙上。

杜姗姗找了半天, 才在后半部分找到了自己的名字。518分,八门课才518分, 比她平时的成绩少了一百多分比宁锦少了二百多分

杜大伟虽然不太明白这个分数代表着什么,但是只看杜姗姗的名字在名单中的位置,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太好的成绩。

父女两个阴沉着脸, 去咨询老师报什么学校比较合适。老师非常遗憾地看着杜姗姗“杜姗姗同学, 你这次考试发挥得不太好啊。这个分数, 恐怕也只有去市六高了。”六高,是市里的职业高中,分数最低, 整个学校风气都很差, 去了这个学校, 基本上就等于废了。

杜姗姗的眼泪唰的就下来了。她的目标是一高啊老师以前说她只要努力, 还是有希望的。爸爸也说了,差的分数不多的话就给她掏借读费。现在全都不可能了五百多分想上一高,除非是你拿个十几万去

杜大伟沉着脸谢了老师,把杜姗姗带回了家。

听了杜大伟讲的情况,况玉美表面上一脸关心,其实心里很痛快。

以前杜姗姗欺负宁锦她不管, 不等于她就乐意看着杜姗姗这么做。况玉美又不是傻瓜,杜姗姗欺负宁锦,不就是故意给她没脸要不是顾忌着杜大伟他妈,也怕杜大伟多想,她怎么也不会分不清楚远近。

现在宁锦考了全市第一名,杜姗姗的分数却刚刚够得上市里最差的高中分数线,只看着杜姗姗那种半死不活的样子,况玉美就解气得很。更别说杜姗姗因为分数太低,杜大伟根本没有那么多钱给她掏借读费上一高,省下一大笔钱呢

“那怎么办要不让珊珊再复读一年六高那么乱,女孩子去了恐怕是要吃亏的。”况玉美看着杜姗姗红肿的眼睛,一脸诚恳地建议。

杜大伟也有些意动“复读一年也行,说不定还能考个中专呢。不管是上个卫校还是师范,都能分配工作,那可都是铁饭碗。”

这年头在很多人心里,中专比高中吃香,能考上中专的都是好学生。就像复习班的第一名刘晓娟,那就是冲着中专去的。杜大伟虽然做个体户挣了不少钱,但是在他的观念里,铁饭碗还是比个体户强。

杜姗姗却大叫起来“我不上中专我要上一高,考大学”

况玉美不说话,她知道,杜大伟自然会说的。果然,杜大伟皱着眉头喝斥女儿“你自己考的那么差,怎么上一高五百分上一高自己考不上能怪谁”

杜姗姗无言以对,只能跑回房间哭去了。

况玉美想起了宁锦,痛快过了之后就是不爽。

是,宁锦是考了全市第一,是很风光,可是这和她这个亲妈有什么关系呢就连那个来慰问的教育局局长都匆忙离去,本来还说有奖金的,也再没提过。

小区里的人提起况玉美的时候,没有一个羡慕她有一个全市第一名的女儿,全都是在嘲笑她。把别人的女儿当成亲女儿供着,自己的亲女儿当成草一样扔出去,结果呢野草一样的女儿现在出息了,她成了笑料。

好处她一点儿没有落到,坏处都是她的。况玉美实在不甘心。

1991年9月2日,暑假正式结束。

市一高今天新生报名,门口分外热闹。

一溜的桑塔纳排在学校门外马路两边,都是送孩子来一高上学的家长。也只有这个时候,大家才会真实的发现,现在已经不是八十年代了,在他们身边已经隐藏了这么多有钱人。

也是,一高每年最少有一半人考上大学,这个升学率足以让所有家长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一高。哪怕是高昂的借读费,都无法阻拦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渴望。

不过不管多有钱,汽车都不能开进校园。那些身家不菲的家长只能提着行李和孩子一起步行进入一高,准备去给孩子收拾宿舍一高要求全体学生必须住校,除非有特殊情况,经过教务处批准,才能办理走读手续。

轰鸣声中,一辆巨大的摩托车从人群中驶过,进入了校园。黑红交错的摩托车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在一众步行或者推着自行车的家长新生中,却分外显眼。

看着骑着摩托车的少年和坐在后座的女生,有不少家长皱起了眉头。这年纪一看就是学生,一高不是不许早恋吗

“杭老师,这就是你当成宝接到手里的好学生吗”一高一一班班主任李延中站在办公楼三楼窗边,正好看见从摩托车上下来的一男一女,脸上露出几分嘲讽,对不远处正在收拾桌子文件的年轻老师杭齐越发问。

一高的一班和二班是火箭班,收录考试成绩前一百名的学生,每个班五十人。其他六个班是普通班,最后两个班是特殊班,专门接收那些成绩稀烂但是来头强劲的学生。

李延中是一高多年的金牌班主任,手中毕业的各种尖子生数都数不清。今年刚刚送走一批毕业生,又开始带一年级新生的生活。这种迎新他已经经历了很多次,没有什么新鲜感。

不过今年二班的班主任却换成了这个刚刚毕业没多久的新老师杭齐越,而且杭齐越还做了一件让他感觉自己深受冒犯的事儿,所以现在看见了这两个新生,李延中忍不住对杭齐越这个后辈开口讥嘲。

按照每年的规矩,前一百名新生由一班班主任和二班班主任轮流挑选,一班班主任先挑一个,然后二班班主任挑两个,然后每人两个挑下去。按照这样的顺序,第一名不出意外,都是一班的。